近日,江蘇省東臺市弶港鎮海堤村苗木種植戶周桂平來到該市不動產登記窗口,在領取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不動產權證書后,以44.44畝林地經營權及楊樹、女貞等林木所有權作為抵押,向農業銀行東臺市支行申請30萬元貸款并成功獲批。該筆貸款系江蘇省首筆集體林權類不動產權抵押貸款,標志著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資產融資實現重要突破。
周桂平從事苗木種植已有20多年,經營規模從最初的40多畝逐步擴展至現在的300多畝。他坦言,在苗木換茬、林木管護等環節,時常會遇到短期資金周轉壓力?!艾F在有了這本不動產權證書,林地、林木成了有效抵押物,融資更便捷、更有底氣?!敝芄鹌奖硎?,這筆貸款將用于林下金蟬養殖、購買苗木管護物資,進一步拓寬林地經營收益。
探索林權類不動產統一登記路徑,是江蘇省委、省政府交辦東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的重要任務。東臺依托高精度林地落界成果,在試點區域高效完成100宗、總面積1403畝林權宗地的地籍調查,所有數據全部錄入不動產登記數據庫。通過嚴格確認集體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等“三權”,實現以“均利”方式明確村民權益的改革目標。目前,該縣不動產登記部門已核發6本林地承包權(林木所有權)不動產權證書,推動林權物權保護步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為盤活林業資源、引入金融“活水”開辟新渠道。
東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東臺圍繞林權登記、流轉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持續發力,推動“綠色長廊”變身“綠色銀行”,系統構建生態美、百姓富的良性機制。
近年來,為推動林地集約化經營,東臺市出臺《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登記管理暫行辦法》,聯合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等單位開展森林、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構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并與地方法院、檢察院協作建立林業碳匯補償制度。此外,該市因地制宜推廣林旅融合、林農復合、林禽共生、林藥套種等多元經營模式,充分釋放林下經濟潛力。
通過系統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東臺不僅有效激活林業資源資產、強化產權保護,還在生態價值轉化和林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探索可行路徑,實現生態提升、產業增效、林農增收的多重效益,為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出有益探索。
掃一掃手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