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部署,助力“雙碳”目標落地見效,日前廣州銀行成功為廣州市一石化類輕烴深加工企業發放人民幣2.8億元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該筆業務是廣州市石化產業首筆、廣州銀行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標志著廣州銀行綠色金融轉型實現重大突破,也為廣州市探索轉型金融提供創新范本。
據悉,在該筆貸款落地過程中,廣州銀行打破傳統單一指標掛鉤模式,深入調研企業生產全流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定制化創新設計“廢水+廢氣”雙維度治理的可持續發展掛鉤產品。該產品設定利率調整機制首次將貸款利率與“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和“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濃度”兩個關鍵指標進行掛鉤,突破單一指標掛鉤的傳統模式,構建動態定價機制,激勵企業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濃度,真正實現“減排越多、融資成本越低”的正向激勵。
經聯合赤道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測算,在該機制激勵下,相較于基準年,企業預計每年可額外削減二氧化硫32.45噸、化學需氧量48.27噸,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空氣質量與水環境改善貢獻“石化樣板”。
此外,廣州銀行還在本次產品的貸款協議中首次引入“環境績效—融資成本”雙向調節條款,通過利率杠桿將企業的環保效能即時折算為財務收益,形成“減排—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環,彰顯廣州銀行對傳統石化行業綠色轉型融資痛點的精準把握,體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的轉型金融新思路。
廣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支持核心企業的低碳升級基礎上,廣州銀行以點帶鏈、以鏈促面,在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同步推廣能效提升、清潔替代、循環化改造等減排領域的轉型金融服務模式,為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轉型金融服務案例。
下一步,廣州銀行將以此次創新實踐為起點,持續深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加快建立覆蓋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的“1+N”可持續金融產品矩陣,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為廣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廣銀智慧”和“廣銀力量”。
掃一掃手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