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品“以舊換新”熱潮中,小微商家的資金周轉需求正獲得積極響應。
記者從網商銀行了解到,自6月初上線以來,其針對“國補”商戶推出的“國補專享貸"服務, 在2個月內共為超1.2萬中小商戶發放信用貸款,共發放貸款金額超30億元,服務覆蓋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具體來說,當家電、3C數碼、家具等品類的國補商家來網商銀行申請貸款時,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同時,網商銀行配套提供貸款減息券或最高30天的免息優惠,旨在緩解商戶在響應消費需求、特別是備貨高峰期面臨的短期資金壓力。
浙江桐鄉空調零售商陸先生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的門店有20平方米,主要服務周邊居民。2025年3月,陸先生將營業執照從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后,成功申請為“國補”商戶——顧客進店,購買一級能效的空調可補貼20%,購買二級能效空調可補貼15%。
政策帶動下,2025年春夏,門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0%。但陸先生在資金周轉上遇到壓力:一方面,他想多進貨抓住暑期銷售旺季,另一方面,國補補貼到賬有1-2個月的賬期。“6月初從網商銀行貸了5萬元信用款,還有7折利息優惠,解了燃眉之急,也降低了成本。”陸先生表示。
陸先生的資金需求并非個例。當前,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顯著。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6日,已有2.8億人次申領相關補貼,帶動相關商品銷售額超1.6萬億元。政策紅利下,消費持續回升,2025上半年,包括家電、家具、通信器材在內的限額以上單位相關商品零售額同比增幅達20%-30%,乘用車零售量增長10.8%,支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
旺盛的市場需求正沿產業鏈傳導,惠及海量中小微商戶,也對其資金流的健康運轉提出更高要求。政策與金融工具的協同效應正在顯現。消費端,以舊換新拉動萬億級市場復蘇。供給端,金融機構推出國補專項貸款,通過縮短賬期、降低融資成本,助力超千萬小微商戶穩定供應鏈。
網商銀行表示,作為專注服務小微經營群體的科技銀行,將繼續依托數字技術優勢,推動信貸資源精準直達有融資需求的國補商家,助力商家抓住政策紅利取得生意增長,共同服務本輪消費提振浪潮。
記者獲悉,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網商銀行行已累計為超12萬戶國補商家提供信貸支持。
掃一掃手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