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升級“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暢通經濟循環實現新突破——在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的指導下,廈門工行攜手廈門國際信托于7月15日成功發放了廈門供應鏈協作基金項下服務企業出海子基金首筆貸款,以8900萬元貸款合同金額的金融支持,精準滴灌廈門市某赴越南投資的科技企業,這也是廈門市首筆科技企業出海子基金貸款,標志著廈門市運用創新金融工具服務企業出海、暢通經濟循環邁出堅實一步。
本次落地的首筆出海子基金貸款,源于市財政局于今年5月推出的《關于升級“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暢通經濟循環的若干措施》,廈門市“財政政策+金融工具”升級至4.0版,并在政策工具組合中的供應鏈協作基金項下創新設立規模達100億元的服務企業出海子基金,向按規定符合條件的工貿企業提供固定融資成本2.0%/年的融資支持,對同一控制人下屬企業的融資支持上限可達10億元,可謂政策紅利豐厚,旨在進一步降低企業“走出去”成本,更大力度支持企業出海投資和跨境供應鏈協作。
廈門工行敏銳把握政策機遇,持續深化“政策+產品”融合。一方面,加強大數據模型運用,依托金融科技創新開發并上線“科技型企業智能評價模型”,突破傳統評價局限,根據科技企業普遍經營特征,從科創成果、經營發展、投融資等多維度設計特色打分卡,整合內外部數據,為科技企業精準“畫像”,生成參考授信額度和評價報告,顯著提升目標客群篩選效率和盡調精準度;另一方面,針對中型科技企業,創新推出“科技場景貸審貸模式”,基于科技型企業智能評價模型篩選企業,制定專屬審貸策略并優化內部流程,實現批量對接、高效審批。目前,廈門工行已為近150戶中型科技企業批量核定意向授信額度約44億元,有效破解了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等問題,將政策效能轉化為市場活力。
堅實的成效背后,是廈門工行不斷探索創新的體系化科技金融服務支撐。該行已打造形成層次清晰、覆蓋廣泛的“科技金融委員會+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轄屬各網點”的“1+1+5+N”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金融服務。
同時,廈門工行積極拓寬科技金融生態圈,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譬如主動加入廈門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協會,聯合舉辦專精特新企業出海主題沙龍,搭建交流平臺;與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廈門“專精特新”專板高質量建設,暢通多元化融資渠道;全力做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的宣傳與運用,確保惠企政策直達經營主體。
這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與生態共建舉措結出了豐碩成果。截至2025年6月末,廈門工行科技企業貸款增量、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量雙雙突破50億元大關,增幅分別達26%和27%,總量與增量在廈門金融機構中均保持前列,以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和扎實的服務創新,為廈門市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掃一掃手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