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渣土車一輛接著一輛排隊進入工地,像是不知疲倦的鋼鐵巨獸,行駛在布滿碎石的道路上,輪胎在地面摩擦,發出沉悶的響聲。初秋的8月,烈日當空,陽光依然灼熱,在湖北省十堰市機場大道的渣土填埋工地上,往返奔波的渣土車引擎轟鳴聲、車輪滾動聲交織在一起,呈現一派繁忙有序的渣土運輸景象……
“在建行十堰分行作為銀團貸款牽頭行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在三資盤活攻堅戰中成功實現了國有三資的‘三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轉化,成為全省首例渣土經營權盤活項目。” 十堰市大財政體系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12月以來,十堰市啟動渣土消納經營權盤活工作,在全省率先探索盤活新路徑,這一創新實踐對金融服務提出了全新挑戰。
面對十堰市這一開創性項目,建行十堰分行第一時間成立了一把手掛帥、分管行長牽頭的項目服務團隊,勇挑重擔,破冰探路,加大項目對接力度,積極與十堰市財政局相關科室、大財政綜合協調專班、十堰交投集團等單位部門探討項目可行性融資方案,深度研究項目核心價值與風險邏輯,最終以銀團貸款方式確保項目快速落地的建議被市“大財政專班”采納。
作為銀團牽頭行,建行十堰分行充分發揮銀團貸款“融資融智”的雙重優勢,創新性采用“保證+質押”的授信組合評估模式,精準識別并管控風險。同時,依托建行系統內省分行、市分行、支行“三級聯動”的高效協同工作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從項目啟動到獲得6.5億元銀團授信批復,建行十堰分行牽頭銀團僅用了不到25天的時間,首筆貸款資金在三個工作日內實現精準投放,大幅刷新了同類項目融資落地的速度紀錄,充分展現了“十堰樣本”與“建行速度”。
“建行作為銀團貸款牽頭行,創新運用‘準公共資源經營收益市場化+銀團融資’模式,高效完成項目授信和首筆放款,為助力我市上半年財政收入目標實現,進一步推動全市經營權內三資盤活提供了示范和經驗借鑒。”項目成功落地后,十堰市財政局長王小平對建行作出積極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渣土經營權盤活項目的成功落地,讓“沉睡”的渣土資源,在金融創新的精準賦能下,正加速轉化為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金礦”。經測算,該項目預計在25年運營期內可產生渣土消納處置費收入約16億元,將為地方財政增收和城市環境治理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掃一掃手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