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金融行業融資渠道多元化探索加速的背景下,行業創新型融資有了新突破。
日前,海爾消費金融成功完成行業首單“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首期募集資金高達9億元。該筆融資打破傳統銀團貸款模式,通過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與融資成本動態掛鉤,為消金行業開辟了 “綠色轉型+科技賦能”的融資新路徑。
此次銀團貸款首批募集9億元,由山東省城商行共同籌資,青島銀行作為牽頭安排行,齊魯銀行出任代理行,威海銀行、萊商銀行、臨商銀行等多家機構積極參與,形成了強大的資金合力。
與傳統銀團貸款顯著不同的是,該模式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全方位融入企業經營之中,通過精心設計的創新性貸款條款,激勵海爾消費金融切實達成預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具體而言,貸款評估體系充分融合數字技術與環境效益目標,將金融App綠色低碳功能開發、碳賬戶體系建設以及合作商戶綠色消費場景占比提升等納入考量范疇。
值得一提的是,該貸款所設定的ESG指標經過了極為嚴格的篩選流程,不僅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原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國際通行標準,還緊密結合海爾消費金融的業務特性,重點聚焦信息科技資金投入金額、綠色消費用途放款規模等關鍵指標,精準發力科技領域、綠色消費和普惠金融,確保每一項指標都能切實推動企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
近年來,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呈現出多元化拓展的良好態勢,資產證券化(ABS)、金融債、銀團貸款等多種融資方式百花齊放。
2025年以來,消金機構在融資市場表現活躍,已成功發行4單合計50億元的金融債,票面利率處于1.69%到2.05%的較低區間,同時發行了4期ABS,票面利率在1.95%到2.17%之間,整體融資規模輕松突破百億元大關。
銀團貸款憑借其獨特優勢,在消費金融融資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其貸款金額大、期限長、風險分散的特點,與消費金融底層資產小額、分散的特性高度契合。
以本次海爾消費金融貸款為例,其三年期銀團貸款成本較同期同業拆借利率低50BP,且資金用途覆蓋綠色消費、普惠小微等政策支持領域,有效緩解了期限錯配壓力。
相較于ABS發行需依賴底層資產池評級,銀團貸款對機構資質限制更寬松,而且對發行機構的資質限制相對較少,為更多消費金融公司提供了融資機會。
盡管融資渠道在不斷優化,但消費金融行業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依然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
2025年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掛牌規模顯著增加,多家機構為優化資產負債表,不得不以超低價轉讓逾期資產包,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的融資需求。
銀登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不良貸款轉讓總規模(未償本息)達742.7億元,同比激增190.46%。消金公司以82.9億元未償本金、143.8億元未償本息,超越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從2024年的第三梯隊逆襲為第二大出讓方。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對消金機構的資本充足率和合規要求日益嚴格,部分中小機構由于信用評級不足,難以獲取低成本資金,行業內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然而,危與機并存,挑戰之中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隨著國家政策對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以及消費者對綠色消費的需求日益增長,消費金融公司通過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掃一掃手機查看
上一篇:新網銀行信用貸款額度利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