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次降準于今日落地,向金融市場注入約1萬億元流動性,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與此同時,央行還下調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率5個百分點。這無疑給“反內卷”的汽車行業減輕了一定的資金壓力,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間和競爭方向。
近幾年,隨著汽車消費需求日益旺盛,汽車金融市場規模也在高速增長。有數據估算,2024年汽車金融行業規模將突破3萬億,滲透率已接近七成,這也意味著10個購車者中就有7個選擇金融貸款。而在2025年,汽車金融行業規模預計將達到5萬億元。
“對汽車業而言,降準可謂久旱逢甘霖,能夠緩解整車企業、供應鏈企業、經銷商等產業上下游企業短期資金緊張的局面。”花生好車董事長陳鵬云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強有力的降準為汽車行業提供了相對寬松的金融環境,緩解了資金壓力,從而穩定汽車業從研發、制造到市場銷售、服務各個環節的發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穩定就業和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影響是讓企業融資變得更容易,資金周轉速度加快,消費者購車貸款成本降低,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在一定程度上還激發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的活力,推動其加大汽車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同時助力汽車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
陳鵬云進一步指出,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意味著這類企業可用于放貸的資金增多,能夠擴大業務規模,降低融資成本,盈利能力增強,而且提升了它們支持汽車行業發展的能力,使其有動力探索新業務,有利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2023年7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頒布了新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相較于原辦法,新辦法拓寬了汽車金融公司資金來源渠道。根據行業調研,71.43%的汽車金融公司認為該項修訂有效拓寬了汽車金融公司吸收存款的對象范圍及存款類型,有助于汽車金融公司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自身負債結構。
按理說,拓寬融資渠道的同時正需要存款準備金來防范風險,但此次調整將汽車金融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降到0%,又是何種考慮?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楊汀認為,設定將汽車金融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降到0%的目標,主要還是為了提振市場。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屬于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所以降低存款準備率可以釋放的流動性資金比較有限,這和防范風險并不沖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周偉告訴記者,背靠汽車廠家的汽車金融公司資金的主要來源為自有資金,因此基本可以做到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當前汽車金融公司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業務量不足。因為汽車金融公司主要服務于本品牌經銷商和購車客戶,所以本品牌車如果賣得不好,那么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也會降低,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營壓力。降低汽車金融公司存款準備金率,顯示出國家對產業的支持態度,能夠減輕金融公司資金的壓力,利于釋放資金流動性。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在2020~2022年期間,我國新車金融滲透率持續攀升,至2022年已達58%。2023年,新車金融滲透率出現2個百分點的回落,2024年再次大幅攀升,至69.1%。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周偉表示,汽車行業是提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汽車金融滲透率大體呈現了走高趨勢,金融工具的應用和所提供的服務對汽車消費來說越來越重要。不僅傾向于金融方式購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汽車金融對經銷商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盈利業務之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汽車經銷商新車收入占比有較大幅度下滑,而金融保險業務收入占比相對大幅提升,從3.6%增長到5.9%。與此同時,金融保險業務的利潤占比也大幅提升,從2023年的24.7%增長到2024年的38.0%。金融滲透率逐步提升,主要是因為廠家金融政策加碼,商業銀行紛紛開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另外,新車銷售優惠與消費金融掛鉤,也是推動金融滲透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61.9萬輛和259萬輛,環比小幅回落,同比保持近9%的增長。1—4月,國內汽車產銷量累計完成1017.5萬輛和1006萬輛,創同期新高。
去年以來,汽車市場從“卷”價格、“卷”配置到“卷”金融,車企,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愈發沉重。汽車金融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汽車金融公司降準后,對豐富產品供給有一定推動作用,最直接的便是金融產品的利率可能進一步降低,產品種類也會更多元,采取金融方式比全款購車更具吸引力。
據業內人士分析,當汽車金融公司因降準而資金更為充裕后,會通過降低購車門檻與給予利率優惠來刺激消費。一方面,汽車金融公司可以通過延長還款期限來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車,大大減輕購車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隨著資金成本降低,貸款利率也可能會隨之下降,以10萬元車貸為例,若年利率從5%下調至4.5%,每月月供將減少約42元,整個還款周期下來,總利息能夠節省近5000元。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車市的“價格戰”降價舉措稍顯溫和,但是諸如年款增配、調整車主權益等隱形優惠措施依然層出不窮。而從去年年底開始,五年免息購車政策成為眾多車企沖擊銷量的有力手段,同時也成為消費者購車意向的重要衡量標準。
據不完全統計,在去年下半年,已有特斯拉、理想、騰勢、極氪、路特斯、嵐圖、智己等多家車企推廣免息汽車貸款產品。
事實上,這種轉變早在2024年4月便初現端倪,當時特斯拉推出限時金融置換政策,用戶以舊車置換可享受五年免息貸款,此后特斯拉實際上一直延續這一政策。到了7月,政策進一步升級,無需置換也能享受免息貸款,隨后更是將期限延長至當年12月31日。到了12月,特斯拉的銷量創新高。根據特斯拉官方數據,2024年12月特斯拉國內銷量達8.3萬臺,環比增長12.8%,同比增長8.8%,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貼息拉流,最終傳導給消費者的是實實在在的優惠。”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斯拉此番促銷效果立竿見影,會有更多的車企效仿。
進入今年以來,蔚來、小鵬、廣汽豐田、吉利銀河、一汽紅旗等車企也相繼推出5年0息、“0首付、0利息”等限時金融優惠。如小鵬汽車,其5年0息0首付政策覆蓋了多款熱門車型,貼息金額高達5.7萬元。蔚來汽車方面,用戶購車可享首付20%起,5年0息金融方案,手續費全免,還能獲得1萬元選裝基金、5年NOP+免費使用權等優惠。
那么,為何今年車企多推出五年免息政策,而非三年或十年呢?
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秘書長姚曉冬認為,汽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一般來說,五年左右的時間,車輛的技術、配置等可能會出現較大變化,消費者也更傾向于在這個時間段更換車輛。推出五年免息政策,恰好契合了這一市場節奏,鼓勵消費者在車輛相對“過時”前完成更新換代,促進汽車的銷售循環。
上游新聞綜合自新華社、中國汽車報、中青網、潮新聞、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手機查看